"2020年,公司年度目标不变,任务不减!"

面对疫情不利影响,中国核建成员单位中核二三公司坚定信心,提出"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年度目标,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大力锻造奋力攻坚克难的"铁军"精气神。

火热五月,中核二三公司复工复产"加速跑",攻坚正酣。5月7日,漳州核电1、2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场外预制在中核二三公司正式开工,这是中核二三公司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继高效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制造,并实现首批交付后,又一次迎来的复工复产"大单"。为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为最低,中核二三公司在关键点发力,在核心处下功夫,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确保重大工程建设"后墙不倒"。再将视角转向中核二三公司承建的各工程现场,中核二三公司全体员工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正在全力冲刺一个个工程节点,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坚决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现在就是检验我们的时候了"

"全公司上下要一盘棋、一股劲,与疫情斗争,同时间赛跑,发挥党组织优势,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决打赢这场阻击战。"1月20日,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二三公司发出紧急动员令。

1.jpg用对待核安全的态度做好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抓好疫情防控是前提。中核二三公司党委立即传达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要求,并立即做出安排部署。各级党组织也都迅速投入到"战斗"中,层层压实防控责任,采取严密的防控措施,确保防疫物资落实到位,要用对待核安全的严慎细实的态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发挥起"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全国上下防疫物资极度紧张的阶段,物资采购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于是,中核二三公司党委、工会立即向各单位划拨228万元专项资金,与此同时,广泛联系供应商,加紧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必需物资的采购,在全公司统一调度使用。这一套"组合拳"成功化解了各单位的燃眉之急,让各岗位战线上的广大员工们都能"武装"起来,参与战斗。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防疫物资这些"武器装备"的供应是基本前提,但人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了这场战"役"的主力和先行军。

1.jpg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中核二三公司的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迎着困难上,构筑起了一座应对疫情的钢铁长城。公司成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靠前指挥、督促实施,形成了三级疫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和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突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踊跃向疫情防控一线捐款共计29.2万余元;通过党员突击队、示范岗、包保班组和志愿服务队等,为疫情防控做好保障,参与党员3600余人次;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织"爱心专车"、积极对接当地政府复工专车等方式,主动迎接员工返岗……一系列务实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集聚了重要力量。

3.jpg

返岗员工专车助力复工复产

"我们要拿出永不停滞的干事劲头"

人员隔离、建设暂缓,中核二三公司承建的所有工程不得不都按下了"暂停键"。殊不知,今年是中核二三公司建设高峰年,承建的多项工程进入安装高峰期。可偏偏在任务最为紧张的时刻,遭遇疫情侵袭,这让已经高速运转的中核二三公司压力倍增。

任务异常繁重,高效工作、提升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拿出敢为人先、永不停滞的干事劲头,提升执行力,以严和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在确保疫情可控、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加快复工复产,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中核二三公司积极贯彻中核集团"执行力提升年"总体工作部署,在总部片区率先实施"6S"管理,深化总部作风建设。各单位快速反应,针对各自任务严密部署,精准施策,细化目标,明确责任人和工作量,加快开展生产建设,战果初显。

在常态化防控疫情下,中核二三公司成功实现86个项目安全有序复工。

4.jpg"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热试基本完成

其中,3月2日9时12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热试基本完成,向着并网发电目标更近了一步。

3月18日,中核二三公司实现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热气导管"三壳组对"重大节点;4月29日,1号反应堆"三壳组对"重大节点相继实现。与此同时,中核二三公司积极研发自动焊技术,实现自主研发的小管自动焊与风管熔化极气保焊机器人工作站在工程项目顺利应用,标志着公司又掌握了2项关键焊接新技术,工程建设核心竞争力再次得到提升。

5.jpg

高温堆气冷堆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实现"三壳组对"重大节点


3月30日,中核二三公司实施的"家园植根"计划西北基地重点推进项目——金瑞科创城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4月1日,中核二三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核城建中标山西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迁建EPC项目,金额高达9.9亿元。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第一季度,中核城建也表现不俗,成功拿下总金额高达12.14亿元的订单。

4月8日,中核二三公司21人团队,"逆行"出征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TAC1安装标段建设现场。此行得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央视新闻频道、国际在线、环球网、第一财经网等权威主流媒体聚焦关注,中核二三公司复工复产呈现传播热。

6.jpg21人团队"逆行"出征ITER项目

国内疫情逐步向好,海外疫情却呈现多点爆发。4月29日,中核二三公司召开党委会,对海外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强调坚持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做实做细海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公司各海外项目整体可控。同时,在五一劳动节前夕,中核二三公司党委、工会还对海外员工家属开展慰问,并向大家送上慰问信和慰问金。

截至目前,中核二三公司海外4个项目共计188名员工,未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

"全力确保项目建设‘后墙不倒’"

"全力确保项目建设‘后墙不倒’"是不可动摇的工作要求。困难再大,我们都要想办法克服。"面对这场硬仗,中核二三公司提出了"点对点"对口支援的"硬核"部署,通过科学加载资源,合理调配力量,实施精准攻坚,逐个攻克重点任务的堡垒。

7.jpg协同攻坚 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后墙不倒"

2020年初,中核二三公司各单位积极响应工作部署,针对施工任务艰巨的工程项目派遣各专业骨干力量,实施对口支援行动。中核二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凯也将于近期赴某重点项目,常驻办公。系统事业部已分批次前移项目现场办公,核能事业部组建了8支"点对点"突击队,展开对口支援。一场"大会战"在各重点工程现场随即拉开。

全国劳模粟建,党的十九大代表、"大国工匠"未晓朋,全国最美青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魏海涛等广大优秀员工纷纷响应公司号召,请战支援项目一线建设。"焊接巨匠"丁凌、管道工程师王春桃、主系统设备安装专家薛江辉等幸运地成为了作战先锋。

8.png

(左)王春桃 (中)丁凌 (右)薛江辉

今年3月中旬,丁凌第四次踏入项目现场。与前三次短暂的技术交流不同,他这次将带领得力干将长驻现场,在推动焊工资质考试的同时,对项目部焊接管理进行全方位指导。这位全国技术能手的到来,让项目部如虎添翼。为尽快融入项目部,丁凌每天利用上午时间去现场熟悉情况,从焊接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入手,从多方面开展逐项调研,从程序和文件开始逐份翻阅相关资料,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识别优化改进项13项。

王春桃抵达项目现场后,就开始了解管道技术准备情况及现场施工现状。他经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白天,他跟着资深技术专家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情况,和其他质量、管道技术专家总结问题、分析问题、商讨解决措施;晚上回宿舍后,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反复推敲目前施工现状,助力项目部更好解决问题。

作为这次攻坚战任务现场负责人之一,薛江辉被抽调到重点工程现场时没有丝毫犹豫,在出发前夕就梳理了一份工作任务单,提前编写工作施工计划。一到现场,他就立即投入工作,为推动任务向前挺进助力。

正是因为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在坚守,中核二三公司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攻坚战必胜,正朝着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关键词:中核二二,复工,冲刺



上一篇:[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莫恭明在新田长江大桥调研 强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图)
下一篇:张德权携鞍山置业出席鞍山首届建材产品展示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