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铁路文联、中国铁路文联摄影分会主办,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摄影协会、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摄影协会协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铁二局杯·全国铁路发展成就摄影展"在北京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开展。
本次摄影大赛从今年4月份开始至10月31日截稿,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22800多幅(组)。展出的100幅摄影作品从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开始,反映了我国铁路70年的建设、运输、改革和发展历程的图片。中国中铁员工创作的22幅摄影优秀作品成功入选。
▲北京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70年岁月峥嵘,70年春华秋实。70年来,一代代铁路建设者艰苦创业、探索创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创业史、英雄史、筑路史。此次摄影展以真实的、具有创造性的视角,记录了新中国铁路发展的伟大成就。摄影大赛展示出全国各地的创作者讴歌新中国铁路发展的辉煌历程、赞美新中国铁路建设成就的真挚情怀,抒发了对中国铁路建设继续优质发展的美好愿景与期盼。
中国中铁参展作品
以拍摄时间为序
01
《宝成铁路嘉陵江9号大桥抢险修复工程》
作者:陈沥泉 丨 中铁二局
1981年8月,宝成铁路嘉陵江9号大桥受百年不遇洪水冲毁墩台,卷走钢梁。1982年5月28日,铁二局与西安铁路局密切配合,仅用6个小时,人工横移完成大桥全部正式桥梁的换架施工,确保铁路畅通。
02
《心曲》
作者:温建军 丨 中铁二局
1984年6月,拍摄于铁二局南宁至防城港铁路工地新运处职工宿营车上。刚参加工作喜爱音乐的黄官友(20岁)在工余弹起了心爱的吉他,一晃35年过去了,如今的黄官友已是中铁二局深圳公司地铁工程项目部的施工队长,独当一面的管理干部了。
03
《脊梁》
作者:张西南 丨 中铁二局
1986年7月,拍摄于中铁二局衡(衡阳)广(广州)铁路复线建设工地。高温酷暑、烈日灼身,在旧横石中铁二局五处工地上的铁路建设火热场景,几个头戴安全藤帽、赤着身子正在汽车上卸碎石的工人,他们躬着背、曲着腰,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平凡劳动者,他们也正是中国铁路建设的坚固脊梁!
04
《以车为家》
作者:刘筱林 丨 中铁二局
1994年,拍摄于南昆铁路百色段,中铁二局新运处铺架队的职工家属长年以铺架宿营车为家,随铁路铺轨走四方。
05
《铁路修到咱山寨》
作者:巫少文 丨 中铁二局
1996年5月的一天,我在中铁二局南昆铁路广西田阳县境内铺轨架梁施工现场拍摄宣传片,抬头看到当地几位女年青,正站在一高坡上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不远处的架梁。我没有打扰她们,而是快速地爬上坡,以她们极有特点的背影为前景,以架梁作业现场为主题,定格了这一永恒的瞬间。
06
《接触网工》
作者:张长明 丨 中铁二局
1996年12月,中铁二局在新建山西侯马至河南月山铁路进行电气化作业。侯月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山西省没有电气化铁路的历史。
07
《百年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