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核心团队于2021年6月18日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日前,《幕墙设计》杂志、幕墙工程网总编唐琦,与该项目的幕墙设计、施工企业之一——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对这个"红色幕墙"项目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现在就请随我们看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是如何建造完成的。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献礼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展览百年历程,陈列重要文物,宣传爱国精神,开展国际交流的的重大场馆,也是党史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文明、憧憬未来、凝聚人心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展馆主题邮局启用了特殊邮编"100100"。它不仅记录着党史展览馆落成于建党100周年之际,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勇往直前。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中央决议建设一座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经典建筑,作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和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从而激励人民认识党、学习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于2018年9月10日开工建设,2021年5月5日竣工落成。在近1000天的建设过程中,先后有200多家单位、近5万人直接参与这项工程。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吴向东说:"在庆祝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建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性、综合性的党史展览馆,全景式、全方位、全过程、史诗般展现党的百年历史、百年奋斗、百年成就,宣誓党初心不改、使命不渝、本色不变,建设共产党员受教育、受洗礼的精神家园和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教育基地,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项目概况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大屯路与北辰东路交叉口西北角,坐落于文化建筑群之中,北侧有建成的中国科技馆,西侧毗邻同步建设的中国工艺美术馆。这里既是城市重点功能区,又与古都北京壮美的中轴线遥相呼应。
展览馆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总建筑面积147044平方米,高50.5米,地上7层,地下3层,主要涵盖陈列展览、展陈预备、教育与服务设施、政党交流中心、藏品库房与藏品技术、业务研究用房、后勤保障、集散广场与配套服务设施、安全保卫用房等功能。是国内目前单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地位最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
西广场正北方向是一面名为《旗帜》的雕塑,作品以"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为寓意,形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四组大型主题雕塑分别以"信仰""伟业""攻坚""追梦"为主题,旨在表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艰辛场景、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心。其中东南角坐落的《信仰》塑造了71位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员宣誓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建筑设计立意
展览馆布局中心对称,层次分明,空间恢宏大气。整体为"工"字型建筑,寓意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承袭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开国经典建筑的文化基因,整个建筑采取的是中式汉白玉廊柱设计,两边各有14根,一共有28根汉白玉廊柱,体现了我们党从建党到建国浴血奋战的28年历程。外立面采用土黄色,寓意中国共产党来自大众,脚踩黄土地沉稳、厚重的气质,柱础采用红色花岗岩,寓意着共产党的革命性和鲜血换来胜利果实的特征。同时通过厚重的实墙和挺拔的柱廊承托顶冠,形成简约、大气、质朴的建筑意向。建筑细节造型上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内部结构符合时代对展览馆的功能要求,尽最大可能突出了展览空间,实现纪念性、传承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座新时代的国家级党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设计到建成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绿色的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数字化三维设计确保每个建筑细节精准美观,因地制宜采用减碳技术,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筑总体按照国家绿色最高标准即三星标准配置,助力"碳中和"。
不仅在设计上处处都体现了党的元素,就是材料的选择也都是别具匠心。党史馆的建材很多都取自革命圣地,比如奠基石就来自革命圣地延安。在展馆的序厅有一幅气势磅礴以长城为主题的漆画,其红色的主基调与红色的地面相映成辉。而这个地面的石材叫中国红,取自四川雅安,当地管这种石材也叫红军红。
当年红军长征过程当中,毛主席的警卫战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这个地方产的石材花岗岩是红色的,所以当地人把它叫做红军红。之所以用这样一种石材建造党史馆序厅的地面,也是为了充分体现党史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精神殿堂的寓意。
为了寻找合适的汉白玉石材,相关团队奔赴全国各地的矿坑实地查看石材质量。从石材大小、曲直、粗细、密度等方面多次论证,最终选定四川雅安夹金山脚下的汉白玉。
夹金山,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过的一座雪山。"党史展览馆选用夹金山附近出产的汉白玉,恰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在建筑建造技术上,工整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庄重感。双轴线对称的形式使建筑更具有中国传统精神。建筑主入口位于东西向轴线,这条轴线具有导向型、对称性的特点;另外一条轴线位于由南向北、由低到高向上的一条动线上,这条轴线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人们在向上一层层行进中会产生一种仪式感、崇敬感。
展陈功能是向观众展示党的百年历史、体现建筑内涵的核心要素。通过采用符合现代展陈理念的连续展陈流线的设计,组织了一条螺旋上升、循环向上的参观流线,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展效果。参观流线从一层前厅开始,顺时针循环观展之后,沿着中轴线上的台阶和扶梯转换标高,通过逐渐的空间转换,形成层层递进、由下而上的展览动线。这种组织方式也象征着螺旋上升的革命道路不断走向新高度。
在加强对外交流、接待的使用功能方面,建筑首层设置了供序厅举行重要活动时配备的五间休息室,六层设置了可供1000人举行大型交流活动的红色大厅,周围配有三间休息室,针对不同区域的功能房间,设计了不同的到达方案。将内部办公区域设置于展厅之上五至七层南北侧,通过不同的出入口和竖向交通保证与公众流线的相互独立。
幕墙设计及施工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整体幕墙面积140000㎡,分为三个标段,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三标段幕墙施工任务,主要包括场馆主体四至五层外立面玻璃幕墙,六层及以上的顶冠外立面石材幕墙、金属屋面、广场配套幕墙工程等部分,整个标段幕墙施工面积约为50000㎡,施工工艺较为复杂。
项目于2019年10月10日开工,凌云幕墙设计团队用8个月时间,10多轮图纸送审,共完成18个幕墙系统,1000多张图纸的深化设计。
项目最大亮点顶冠幕墙属于整个项目的点睛之笔,在国家美术大师和建筑大师的共同研讨下应时而生,立面形式取古建筑琉璃瓦效果,面材为荔枝面珍珠黄石材,开敞式石材幕墙。它位于六层中央红色大厅外围,有1000余个石材柱子组合成格栅效果,石材敦实厚重,充满质感。施工面处于39米悬空部位,施工难度非常大,凌云幕墙制定了利用擦窗机轨道自制脚手架操作平台,结合吊篮的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操作难度。
同时顶冠外立面半圆实心石材与内凹板石材组合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保证钢架和钢龙骨焊接的稳定性,让外观更平整。凌云幕墙项目部组织施工队开展了12次焊工培训,考核合格的焊工方可进行施焊作业。
凌云幕墙创新装配式圆形石材柱系统应用,采用了装配单元安装形式,单元面材一种为350mm宽、720mm高半圆柱石材,另一种为210宽、720mm高的50mm厚带内凹石材;骨架由角钢与槽钢组合型材,单元骨架在加工厂成型后运至现场,减少现场的焊接工作。由于石材分格较小,合二为一的做法提高了上墙挂装的功效。
展览馆顶冠虽然石材分格较小,但是石材厚重,圆柱石材单个安装需要借助机械葫芦吊装,在这一情况下,为了提高功效,将圆柱石材与平板石材组合吊装,通过同样的施工措施,达到双倍的安装量,在人工成本上有一定的节约。单元石材的组装平整度较好,在上墙安装前可检测校正的操作空间较大,在安装精度上能够更好的控制。
六层中央红色大厅顶部金属屋面是本工程施工亮点。红色大厅为党政千人报告厅,防水、抗风、隔音降噪效果要求极高。屋面造型独特,呈波浪形屋脊造型,材料则采用不锈钢非连续焊接金属屋面,屋面板为不锈钢,封顶设置铝合金压顶型材,波峰之间为2毫米厚的不锈钢水槽。由于屋面呈波峰造型,该处的防水面板,采用平面不锈钢板与直面、斜面相衔接。设计过程中经过结构、防水、保温、隔声等多方论证,技术方案结合了直立锁边屋面和不锈钢连续焊接屋面的优点。金属屋面在防水上有两道设防,由于结构异型,很难达到绝对密封,由凌云幕墙设计研究院北京分院设计二所设计的不锈钢焊接屋面系统,解决了这一难题。该系统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提高隔音降噪效果,使用的是50毫米玻璃棉,而非一般屋面使用的隔声泡棉,防水层则使用高端环保的TPO防水材料。即使遇上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也不影响报告厅内开会或者进行其他活动。
屋面顶部采用铝合金型材作为装饰,压顶型材的固定点与高强支座采用螺栓连接,与屋面整体效果完美融合。为保证金属屋面板及节点具有适应温度变化的变形能力,支架采用高强不锈钢螺栓连接,支架本身刚度大,强度高,可保证屋面系统热胀冷缩时滑移、伸缩顺畅而不产生破坏。本屋面系统仅屋面板与支架采用焊接连接,每1万平米屋面,一台焊机焊接仅需3-4天,工效大大提高。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沉稳端庄的造型和挺拔向上的柱廊,承袭了人民大会堂等开国经典建筑的文化基因;逐级上升的展览空间,全景展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实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绿色低碳等新技术凝聚了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代表新时代的建筑风貌。
关键词:凌云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