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公司下发了《"六比六创"劳动竞赛实施办法》,通过开展科研攻关、引入信息化技术等手段,着力找不足、补短板,聚焦问题、提高产能,确保"三保一降"活动有效落实,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1.jpg

劳动竞赛让施工生产"加速度"

"12#楼封顶是我们复工以来的第一个节点,也比计划工期提前了好多天,我们要继续团结奋战,抢工期、保进度!"在新疆御锦城项目的封顶仪式上,项目经理李成为大家加油鼓劲。

2.jpg

现阶段是施工黄金季节,为有效保障施工节点,该项目部在五公司下发的劳动竞赛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程进度考核占比,全力激发项目施工生产从复工复产向满产高产转变,努力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任务抓上去。

此外,鞍山项目部、瓦房店项目部等新开工项目持续深入贯彻落实"1234+"项目管理思路,夯实各级"三保一降"管理责任,强化重难点项目监管,坚决守住"六条底线",充分保障施工生产进度平稳。

技术创新让施工安全有保障

渭武高速项目部近日喜讯不断,他们的科技攻关团队19年获辽宁省工程建设工法两项,两项发明也获得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为项目安全高质生产、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带来了良好的效应。

3.jpg

渭武高速项目部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境内的山区腹地,施工区域山大沟深,水文条件复杂,雨季漫长且雨量大,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可利用的施工临建场地极少。面对复杂艰巨的施工生产任务,项目部采用"老带新"结科研对子的方式调动青年职工的积极性,通过邀请外部学者授课、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合作、制订科技创效奖励办法等,形成"一条龙"模式开展科研攻关。项目部研发的隧道大管棚超前非对称6步开挖施工技术、新型防护结构技术,采用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封堵、超前注浆大管棚处置等措施,有效解决隧道施工中突泥涌水、掌子面坍塌等现象频发的难题,全面保障施工生产平稳运行。

科技手段让实体质量再提升

"我们的石马河特大桥和山哥嶂特大桥两个连续梁先后顺利合龙,特别是打通石马河特大桥这个全线架梁通道的瓶颈节点,我们向顺利贯通又迈进了一大步!"在五公司赣深铁路项目部的微信工作群里,连续梁合龙的消息,引起热议。就在不久前,该项目潼湖特大桥上跨京九铁路现浇连续梁成功转体,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4.jpg

施工中,赣深铁路项目部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修建防护棚架,防止高空坠物;采用挂篮全封闭吊兜,安装绝缘垫板等,确保营业线安全。同时,充分利用BIM和信息化技术,建立精测网,设置限位系统,将转体的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确保完成"零误差"精确定位。

5.jpg

同样利用科技手段为工程实体质量保驾护航的还有章丘安置房项目部。自今年4月首栋住宅楼封顶以来,项目部坚持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手段为支撑,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和虚拟专家团队,运用BIM 技术等管理手段,对于重大技术方案,坚持超前研究、超前制定,实现"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高层次达标"的管理目标。实行"样板引路",加强质量检查和控制,坚持"长计划、短安排",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让成本一降再降

五公司天庄高速项目作为新上场项目因疫情影响,面临着人员不足、物料价格上涨、机械设备不足等困难。项目部为有效缓解施工生产压力,积极优化施工生产方案、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多措并举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6.jpg

项目部积极与上级单位沟通,对重点区域的员工实行暂缓返岗,减少因隔离要求产生的管理费用支出;组织计划和物资管理人员召开线上会议,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协调设备使用频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做到"人歇机械不歇",节约租赁成本;针对原材料上涨的问题,主动出击,派职工与厂家反复沟通,多方比价,严控单价成本;项目部实行每日报备、动态管理制度,有效减少砂石料等浪费现象,为项目降低成本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铁十九局五公司,吹响,冲锋号



上一篇:北方建设者再创"雄安速度"
下一篇:【美瑞德装饰】打造有生命的装饰空间——南京六合天街